最近,一个刚升职到中层的朋友跟我吐槽,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“个性十足”。
以前的员工对老板总有点“怕”,为了保住饭碗,会努力完成老板给的任务,而新一代职场人,常常Say No,不开心直接炒老板。 朋友团队里就有一个让他头疼的95后,常跟他诉苦“我做不到。”刚当上领导那会,听到这样的反馈,朋友总是先反省自己,初次带兵,分寸掌握不好,对新人要求过高。 可久而久之,他才发现,说这句话,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态度问题。培养一个畏难的人,不如提拔一个更积极的年轻人。 所以说,一句“我做不到”可以躲过一时,但锻炼的机会也等于拱手让人,最后,吃亏的还是自己。不要轻易说“我做不到”。看过一句话,“你的领导可能做事不如你专业,但一定比你更会琢磨人。”知人善任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,他们给你布置的任务,可能会超纲,但绝非不能实现。
在领导的眼里,一句“我做不到”意味着以下三点。
1、学习能力不足
一个人如果从来只做“能做到的”,很快就会失去价值,因为没有学习成本的事,谁都能做。 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“期待效应”理论,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,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。换句话说:一个人如果不期待自己有所作为,他就会真的一事无成。对于职场人来说,一个人用“我做不到”来试图逃避责任、放弃成长,最后只能被职场放弃。
2、怕担责任
职场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:多做多错,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。很多人将这句话奉为圭臬,以此来自我开解,逃避责任。但事实是,老板都不傻,这样的人平时养着不伤大雅,一旦公司需要裁员,或是在战略上做调整,这种小白兔往往会最早被放弃。 遇事就躲的人,也许他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稳度日,却难堪大任的。风险与机遇并存,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承担风险,会失去很多机会。
3、懒惰懈怠
有的人也许能力与胆量兼备,却偏偏是个投机取巧、眼高手低,不愿踏实工作的人。他们随时想找到最佳机会,快速实现利益最大化。对于这种做了也看不到什么好处的工作,则是能躲就躲,推给别人。领导喜欢聪明人,但绝对不喜欢耍小聪明的人。所以说,有人以为一句“我做不到”是在避雷,殊不知很可能掉进了另一个大坑。 想要站稳脚跟,不被淘汰,就得学会架桥修路,不断攀登,把工作重点放在“实现”上,这样才能越走越高,越走越远。
三招攻克“我做不到”
1、不断打磨职场技能
商业理论家阿里·德赫斯曾说:“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,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”。 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提升、与时俱进的能力,而成长就是不断去突破能力边界,人人都会的则做到精。 同样是ppt演示,有人能做出简单流畅、自带动画效果的界面,而你只能用饼状图、线状图去笨拙地比较数据;有人能用X-mind做出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,而你还在用123试图使自己的报告看起来有条理。哪怕同样的文字,同样的内容,不同的排版都能使文件看起来有不同的效果,就看你愿不愿意比别人用心。
2、学会借力
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一个人的能力,但同时也必须承认,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毕竟有限,不可能面面俱到,因此,我们需要寻求盟友,实现目标最大化。 可是同事之间关系从来微妙,要想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心甘情愿帮助自己,谈何容易?有这种想法的人,本质上是在纠结于怎么“分蛋糕”,而一个聪明人,首先想到的,一定是怎么“做大”一个蛋糕。
我有个前辈,他和别人一起做合作项目时,从来不是绞尽脑汁去想怎样给自己多争取一块蛋糕,而是去想怎样把蛋糕做大,给别人让利的同时,自己也能争取到比原来更多的利益。 因为这个原则,很多人都愿意找这位前辈合作,并且大家都很信任他,久而久之,这位导师在圈中的口碑传播开来,项目越做越大,人脉也越来越广。
3、管理老板的期待,有未来眼光和思维
这几年,职场上都佩服有填坑能力的人,羡慕这种人可以快速应变、转危为安。化坎坷为平坡,保证事情顺利进展,也在同事中可以脱颖而出。 其实这种人未必是反应比你快,而是懂得向上管理,能预测领导们需要的是什么。凡事比老板多想一点,早想一点,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,应对各种棘手的局面。所有的能力都要做一点提前的准备,要想到成为更好的自己,胜任更难的工作都需要做什么。多准备一分,多一点胸有成竹,便能在关键的时候少一句“我做不到”。
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和领导相处,学不来溜须逢迎,也不会推杯换盏,总害怕跟领导处不好关系。领导多看你一眼,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,一天都战战兢兢,接到一个任务总想着是不是领导的故意刁难。 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想想,能接到一个有挑战的任务,是一种信任,相信你能通过努力完成目标,并在历练中突破自己。 态度比能力重要,办法比困难更多。遇到问题,与其直接认输,不如多去想想攻克它的办法。人的潜力是无穷的,不去逼自己一把,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得多优秀。只有不断实现自我突破,才能遇见未来的无限可能。